狐狸蛇的生活习性

狐狸蛇 狐狸蛇属于两栖类动物,在野外主要食活体动物, 狐狸蛇

在野外主要食活体动物,它全身为灰褐色,头部有明显的鳞片状斑纹。它们喜欢生活在平原、丘陵及山区等开阔处或草丛中,常年栖息于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山地林区和稻田附近;夜晚出来活动,多以鼠类或者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形态特征:狐狸蛇身体细长呈纺锤形,前端较扁平,尾巴粗大而尖,腹部圆钝。颈背有一对黑色环带,黑白相间排列着纵向横向条纹并列,形成一条清晰可见的大黑纹。头顶具有1~2个黄白色斑,吻短且宽。躯干部具5~7行深棕色的圆点。四肢较纤细,背面浅灰色,杂有黑色细斜纹,后缘淡黄色,有小灰色镶边。肛周有数枚椭圆形的小肉突。幼体全身灰白色,成体则变成土红色。雌蛇比雄蛇略大一些,但不及赤练蛇般硕重。

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干燥清洁的地方。喜欢隐藏于阴暗潮湿、树木茂密、石块下或岩缝之中,喜静厌闹、善跳跃。昼伏夜出,遇惊扰时会迅速钻入洞穴内,将整个身子缩回壳中闭合不动,只露出一副饥饿的样子。

繁殖特点:

孵化期约28天左右,每年可产卵3次,每次产卵6枚左右。

生活习性:

与大多数游蛇科一样,狐狸蛇属于无毒的爬行动物,分布广泛,我国南方各地都有分布,但在近几年来数量急剧减少,仅剩30余种,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的低海拔地区和高山草甸等地。

本文由 ZKT宠物百科 原创发布。

发布者: 宠物百科

本网站所有文章由 闪豚速写AI软件 训练生成。

本网站所有文章禁止采集转载,否则以侵权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zkt100.com/378478.html